華人傳統習慣在產婦坐月子期間,以豬肝、腰子、麻油雞等食物來進補,並多使用全酒烹煮,但以現代人的營養狀況並不適合照單全收。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八月初公布哺乳媽媽認知調查報告發現,四成媽媽認為「多吃麻油雞、補酒,就可以增加母乳的質與量」。但醫生和營養師都認為,這些進補湯水未必能夠提升母乳質與量;如果吃太多油膩發物,反而容易攝取過多熱量,還沒有發奶就先發胖,甚至有一名產婦坐月子時補過頭,一個月胖了十公斤。 生完不能立刻進補!麻油雞要吃對時間 三重惠心婦幼診所營養師梁雅文分享案例:「有個媽媽很不喜歡喝水,問我『能不能把麻油雞當水喝?』當然不行!」麻油雞的酒精成分無法透過烹煮完全揮發,可能還是會被被嬰兒吸收。「麻油雞裡的麻油與酒會促進血液循環,不利於傷口復原。最好產後等1-2周後,再吃麻油雞較好。且不要把麻油雞當作正餐天天吃。」 產後媽媽應該要怎麼吃,才能夠發奶不發胖呢?營養師強調:「飲食均衡,攝取足夠的蔬果,比吃補品更好。」如果自己在家坐月子,長輩堅持要用古法坐月子,「照三餐補!」的進食方式,產婦也會覺得很困擾。專家建議, 可以找專業、衛生的月子餐廠商訂購月子餐。